發佈日期:2019-01-14
更新日期:2019-01-14
椰風宿舍之起源:
本校成為國內頂尖之研究型大學,除須良好之硬體及儀器設備配合,更重要的是要有優良的師資及人才;惟目前學人宿舍不足,嚴重影響本校延攬優秀人才到校任教的意願。為提昇成為世界一流之研究大學,吸引更多留學生及客座教授,椰風宿舍之起源不僅提供學校教授休息之場所,更應賦予「家的空間形式」之規劃設計方式,滿足生活之基本要求,以提供學人們在教學研究之餘,享受溫暖的、有感情的、交流的、具有共鳴性的生活環境,並且配合學校既定之政策及目標,塑造台灣大學學人宿舍特有之建築風格,吸引更多傑出之學人回校服務之機會。
過程
- 88年3月:規劃構想書經教育部同意備查。
- 91年3月:規劃設計報告書完成審查程序。
- 91年8月:委託當時中華顧問工程司(現名為台灣世曦工程顧問公司)進行監造及專案管理技術服務。
- 92年1月:由原統包商永聯營造得標施工,原工期訂於93.7完工。
- 94年9月:原統包商永聯營造因公司財務狀況不佳,致使工程進度嚴重逾期,本校遂於94.9行文終止契約,並由履約保證廠商中央產險(現名為美亞產物保險公司)洽接續統包商立鴻營造進行後續工程施作。
- 96年9月:接續統包商立鴻營造施作成效不彰且進度持續延宕,經本校總務處各承辦單位之努力協調及配住老師的體諒配合,最後1處基地(3號基地)終於96.9完工,並順利完成進住作業。
- 100年11月:與原統包商永聯營造、接續統包商立鴻營造及履約保證廠商美亞產險之履約爭議仲裁判斷陸續完成,本校皆獲得勝訴維護本校之權益。
- 101年~102年:持續處理相關保固修繕工作中。
- 103年迄今:持續依實際需求進行修繕。(因保固期滿,申請之修繕案件及進度請至修繕申請暨管理系統查詢。)
位置
- 1號基地 大安區溫州街22巷2號等19戶
- 2號基地 大安區溫州街46巷2號等10戶
- 3號基地 大安區青田街11巷10號等12戶
- 4號基地 大安區瑞安街264巷3號等18戶
- 5號基地 中正區牯嶺街11號等13戶
- 6號基地 大安區青田街9巷1號等14戶
- 7號基地 大安區永康街17巷27號等10戶
- 8號基地 大安區潮州街60巷3之1號等12戶
- 9號基地 大安區溫州街16之3號等12戶
- 10號基地大安區青田街11巷2號等10戶
貢獻及願景
本校現有宿舍中,屬日式老舊的建築不在少數,礙於經費無法全數維修或改建,造成公有財產閒置,亦無法分配居住,妨礙市容,影響地區環境品質,並造成公共安全及衛生死角,又舊有宿舍多位於市區,地段良好,市價昂貴,若閒置不興建學人宿舍而任其荒廢,亦形成國家資源之浪費。 而椰風宿舍的興建,整合10處原屬老舊建築不堪使用之建築基地,改善本校原有教職員宿舍早已不敷使用的窘境。對於本校學者的聘請、教學品質的提升及學人生活機能的照顧皆有正面的影響。除提供一個開放且具多元功能的宿舍環境外,亦提昇學人對台大及居住空間情感之認同。就都市環境品質之提昇及促進教職員生活互動之機會皆有助益。 椰風宿舍之興建,無論於規劃、設計、施工、配住使用乃至於履約爭議仲裁等各階段之寶貴經驗,皆有助於增進本校往後執行相關宿舍之維護、改善或更新品質。雖興建過程及居住使用時遭遇部分困難或有不盡理想之處,然本校相關承辦單位及同仁仍秉持為教職員盡心服務之態度,期能持續提升並維護本校學人宿舍之居住環境品質。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