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期間,每天各個建物門口都有各單位的人員輪班量體溫、核對身份。總務處雖然在2月緊急採購 2
批熱像儀,但因數量太少,只能放在人潮眾多的地方,例如圖書館、教學大樓、圖書館、體育館等,又當時熱像儀交貨慢、且動輒十萬元起跳,大部分館舍礙於經費及取得不易,
仍然只能用額溫槍為所有進出人員逐一量體溫。於是電資學院 2 月研發推出「防疫一號」,利用市售的額溫槍改良成不需人工手持操作、可自動感應的設備,
減少防疫人力也避免感染。後來不斷地改良以及電機系系友們的捐款贊助組裝、4月起「防疫一號」不僅支援全校各處,還有部分設備捐贈給機關學校,讓建物門口不再大塞車,也讓執班人員的壓力減輕了不少。
在電資學院、計資中心、總務處以及合作廠商的共同努力下,5月再推出「防疫一號升級版」,不僅可量測體溫,還可以和校內的防疫管控系統結合,精簡人員身份查核的作業。
量體溫這等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在全校所有人員全力配合下,讓臺大平安撐過了新冠肺炎3月、4月的疫情高峰期,終於在
5 月中發佈即將放寬校門管制的預告。這回「總務人說故事」就用臺大臉書的貼文,介紹防疫一號的幕後功臣,並向全校各位第一線的防疫人員說聲謝謝!